查看原文
其他

方言与美食(音频)| 龚沁怡:麻辣小面(重庆话)

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-01-18

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,“语言资源快讯”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,而是公众号管理者,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,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!


五岁迁来深圳的我,一提起家乡重庆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鲜香扑鼻的小面。


习惯吃米饭的重庆人,早上惯吃的却是一碗小面。“小面”之所以小,是因为它往往在街边的小摊摊儿或者面馆就能买得到,一般都叫“黑娃面馆”“老太婆摊摊面”之类的亲切的名字,二两小面,三四分钟做好,七八分钟吃完,时间短促,价格低廉。不过,尽管“小”,它却吸收了川菜调味的灵魂,一碗麻辣小面往往有十四道作料:花椒、海椒炒制的油、花生碎、大蒜、生姜、葱花、通心菜等等。商户为了准备作料,往往清早八晨就开店。



早餐吃小面,早就成为了重庆人的生活方式,连点单都有着行话,如:“提黄”——要硬一点的面,“多青”——青菜多一点,“干溜”——汤头少一点,而长期生活在广东的我,已经有点承不起重庆小面的正常辣度,于是都会要求:“少要点海椒哈”。不说“辣椒”而说“海椒”是因为它原产国外,孙晓芬老师《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》一书中记载:“清前期,相传粤人将辣椒‘二荆条’引入,在蜀中备受欢迎而广种之,川人在其名称前加一个‘海’字,称之为‘海椒’,相传至今。”。



不爱吃辣的朋友到了面馆,除了麻辣小面外还可以选择素小面或者豌豆杂酱面,要是被麻辣小面辣到了,也可以佐一碗沁凉香甜又解辣的冰粉下肚。至于到了重庆选择哪一家面馆,可以去查一下“重庆小面五十强”名单,但无论是街上的哪家摊摊儿,按照传统做法和材料制作出的小面都安逸得很。


图片来自网络

  往期导读  


方言与美食(音频)| 重庆火锅的历史起源【转发】

方言与美食(音频)| 韩世兰:听说巫山美食三绝,跟你有一个浪漫的约定(重庆巫山话)

方言与美食丨遥远的折耳根



图文 | 龚沁怡
审读 | 洪稚柳
责编 | 老   甘
投稿邮箱:jnufyzx@163.om



亲爱的读者: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,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,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。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,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,积少成多,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。谢谢各位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